欢迎访问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 劳动纠纷 >

江西-事故预防与进步工伤保险事业的探索

www.oepgc.com 2025-07-06 劳动纠纷

江西南昌劳动局陶年根

1990年,南市开始对工伤保险规范改革进行探索。
1993年元月,在全市达成了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到现在为止,全市已有3300户企业的45万名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综观我市工伤保险规范改革的实践,这项改革维护了企业、工伤职工及工亡家属的合法权益,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解决了过去“工伤事故难处置,职工家属闹待遇,企业领导不安宁”的社会问题,把企业从社会事务重负中解脱了出来,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打造统1、开放、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获得企业和职工的好评,先后收到企业和工残职工送来的锦旗、感射信40余件。在工伤保险规范改革的过程中,大家一直把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作为改革的重点,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获得了初步效果。

1、抓住《劳动法》颁布的契机,巩固健全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推行方法

怎么样深化工伤保险规范改革,使之与安全生产相结合,我门历程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单项结合到多项结合,由个别部门从自己工作需要出发被动结合到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力量从全局高度进行结合的过程。尤其是《劳动法》颁布将来,大家根据该法确定的宗旨、原则和规定,结合实质,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巩固,使之日臻健全。
5年的实践,大体历程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工伤保险改革的需要出发,不自觉的被动结合阶段。
1990年5月,为知道决工伤事故难处置,补偿标准不统一,成本全由企业包的问题,大家进行工伤保险规范改革的试点,在拟定策略时,大家依据全市近4年工伤保险成本总支出所占薪资总额的比率来确定工伤保险统筹费率,全市一个标准。在征求建议时,企业反响非常大,觉得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不同,职业风险和事故发生率在不一样的行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实行全市统一费率既不合理,又不利于事故预防。纷纷需要实行差别费率,以体现行业之间职业风险和事业风险的不同。依据企业的反映,大家对不同行业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风险所发生的成本支出状况进行了分别测算,以其所占本行业薪资总额的比率,分别确定了3个档次的费率,商贸旅游服务业为0.4%,机械电力建材业为1.55%,矿山冶炼建筑业为2.4%。开始把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挂钩,遭到了企业的欢迎。工伤保险改革的推行策略也顺利地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在全市实行。

第二阶段是从国家劳动部提出的改革思路出发,抓住重点,自觉主动结合阶段。
1993年下半年,原国家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和保险福利司的领导在听取我市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俣的状况汇报时,进一步一定了差别费率的作法,需要深化工伤保险改革,写好两者相结合这篇大文章,使我市的工伤保险方法能与国际接轨。部领导对我市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作法给予了高度看重,需要大家依据劳动部的改革思路,抓住要害,逐步条理化、系统化。大家准时地把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指示向市领导汇报,向局党委一班人和有关科(处)室进行了传达。市领导指示要把深化改革同反腐倡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工伤保险结余基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企业特种安全生产设施的测试检验,并取消有关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工伤保险和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工作业务部门就结合的要素,工作程序和应该预防出现的偏差作了研究,提出了方法,向省劳动厅和国家劳动部提出了《关于进行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试点的请求》。劳动部于1994年1月正式批复我局赞同试点。经市政府和省劳动厅赞同,我局和市财政局联合拟定下发了《南昌改进工伤保险方法促进事故预防推行细节》,标志着我市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进入了自觉主动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从全方位贯彻落实《劳动法》出发,逐步形成全方位结合的阶段。
1994年7月5日,《劳动法》颁布将来,大家好好学习和领会《劳动法》的内容,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全方位对照总结我市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实践,加深了理解,促进了两者相结合工作向深层次、全方位方面进步。第一认识上有三点收成:一是从《劳动法》的宗旨来看,实行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有益于全方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从工伤保险的三大任务来看,预防事故伤害和职业风险是其最重要任务;三是从安全生产的目的来看,预防和降低伤亡事故,防止和减少职业风险,有益于降低工伤补偿的支出,提升工伤保险的保障能力。第二是作法上打开了思路。由单项结合,向多项结合进步,逐步走到全方位结合;由一般性结合向深层次的结实结合进步,逐步形成工伤事故预防、工伤抢救治疗、工伤待遇支付和工伤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管理体系。

劳动纠纷排行
劳动纠纷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律师 北京律师 北海律师 长春律师 长沙律师 成都律师 大连律师 东莞律师 大理律师 福建律师 福州律师 广东律师 广西律师 贵州律师 贵阳律师 广州律师 河北律师 河南律师 湖北律师 湖南律师 海南律师 合肥律师 杭州律师 吉林律师 江苏律师 江西律师 昆明律师 辽宁律师 兰州律师 宁夏律师 南京律师 南宁律师 青海律师 上海律师 山西律师 山东律师 四川律师 陕西律师 沈阳律师 苏州律师 深圳律师 天津律师 唐山律师 无锡律师 威海律师 武汉律师 厦门律师 西安律师 云南律师